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韓國王姓

本文是2011年4月5日發表於批踢踢韓國板的文章,討論韓國的王姓相關的歷史,特地再整理於自己的blog以利記錄。

王姓在韓國姓氏之中目前排名第 82 位,約有二萬多人,算是非常罕見的姓氏,和台灣與中國的王姓是天壤之別(王姓在台灣姓氏是排名第六位,在中國姓氏是排名第一位)。所以在韓國遇到姓王的人,通常都會被懷疑是不是華僑。像韓國女星全知賢,她的本名是王知賢,一直有很多人懷疑她是華僑,但她本人否認。另外像韓國女星柳善,她的本名也是姓王,她也澄清過她不是歸化的華僑。韓國著名的王姓人士不免會遭這樣的懷疑,畢竟王姓真的是很少見的姓氏。

但是王姓曾經是韓國最重要且最繁盛的姓氏之一,也曾經佔有很高的人口比例,因為王姓就是高麗王朝的國姓!高麗太祖王建就是姓王!在高麗的四百多年裡,若你的姓氏是王姓,那你走路都可以比一般人有風。

從高麗太祖以來,對朝廷有功或是與王族聯姻者會下賜王姓,與王族擁有相同的姓氏,是一種最高的榮耀。韓國王氏之中,最重要的一支當然是開城王氏。開城古稱松嶽,就是高麗王朝的首都之所在,朝鮮時期別名稱作「松都」。開城就是王建的本貫,開城王氏當然也就是高麗的王族了。

開城王氏的始祖是王建的曾祖父,他的正確名字是什麼已不清楚,史書稱為王國祖。不過開城王氏到底是怎麼來的史料記載很是分歧,高麗毅宗時期編撰的《編年通錄》裡面說太祖王建是唐朝宣宗李忱的後孫,那麼開城王氏便是源自於隴西李氏了,不過現代的史學家一般都認為這說法不可信。在韓國除了像是朴姓和金姓等比較明確是源自於朝鮮半島的姓氏之外(朴姓是源自新羅始祖朴赫居世,金姓是源自新羅第四代國王脫解尼師今的養子金閼智以及大伽耶國的始祖金首露二個來源),很多韓國姓氏的族譜都會說自己是來自於中國某地有名郡望的姓氏,不過這類自稱自己源自中國的有些時候都是偽託居多。

開城王氏的來源另一個說法是天賜姓,也就是上天所賜與的姓氏。上天真的會賜姓嗎?實際上這應該只是一個假稱的說法,太祖王建的父親王隆,很可能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姓氏。在新羅時期這是很平常的事,只有貴族才有姓氏,一般人只有名字而沒有姓。像是王建的愛將申崇謙,他原本名字叫作能山,並沒有姓,申崇謙是王建賜給他的姓和名字,賜姓給他表示他從此具有流傳後世的家族的象徵,從此具有貴族的身份,而申崇謙也成為平山申氏的始祖。王建歷代先祖的姓氏都記載不明,故很可能王建的父親根本就是沒有姓氏的,王建的姓氏可能是他自己決定以王為姓,並以此追封歷代先祖的姓氏。

除了開城王氏之外,韓國王氏的其它幾個比較重要的支系多出自高麗的賜姓。其一為江陵王氏,原本新羅的溟州城主金順式,在弓裔建立後高句麗時是很大的助力,當時王建還是弓裔的部下(溟州就是現在的江原道江陵市)而後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麗之時,由於金順式是弓裔的忠臣,又擁有易守難攻溟州大城,一直是王建很大的隱憂,王建費了很多的心力以懷柔勸誘的方式終於得到金順式的歸附,王建非常高興,便賜他王姓以顯示與王族的親密關係,改名王順式,成為江陵王氏始祖。

另一支則是海州王氏,海州王氏的始祖是朴儒。朴儒在弓裔在位之時曾出仕為官,曾擔任東宮記室官職負責教導太子。但是在弓裔統治漸趨殘虐之後,朴儒感到十分失望便偷偷拋棄官職隱居深山。在王建推翻弓裔之後,朴儒再次回到松嶽,王建見到朴儒願意重新出仕,很是高興。王建十分重用他,歷任許多官職,官拜大相。王建為了彰顯重視他並拉近關係,賜他王姓,改名為王儒,成為海州王氏的始祖。

在高麗時期是最高榮耀的王姓,為何在現今的韓國淪落為一個罕見的姓氏呢?若你有看板上我所發表過的前幾篇遊記的話,應該略知朝鮮太祖李成桂的故事。高麗末期倭寇和紅巾賊等時常侵擾動亂不安,使得招討的武將勢力大為興起,而李成桂便是高麗末期著名的武將,戰功彪炳,幾乎是戰無不勝。

當時高麗土地兼併問題嚴重,財產高度集中,一般中下階層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正好這時從中國宋元時期傳來的性理學逐漸成為顯學,新興的這批接受性理學的士大夫懷抱改革思想,但為了實現改革,必須要有政治勢力,於是這些士大夫如鄭道傳等人和當時興起的武將勢力李成桂一拍即合。李成桂在除掉了政敵崔瑩之後,幾乎是完全把持高麗的朝政,高麗國王已成為傀儡。李成桂並廢了禑王,改立昌王,沒多久又廢昌王,改立高麗最後一位國王恭讓王,最後終於強迫恭讓王禪位,自立為王,成為朝鮮太祖。高麗最後一位國王恭讓王王瑤,被迫退位被廢為君,並流放到江原道原州。

李成桂是以篡位的方式得到王位的,在當時儒教的忠君思想上是不忠的逆賊,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是反對李成桂篡位,支持王氏血統的高麗的人仍所多有,王氏一族對於新建立的朝鮮來說仍是危險的存在。

不過原本李成桂並不擔心這件事,在《太祖實錄》二年的記載裡面,李成桂曾經說過一國的君主是來自天命,國中所有人包括王氏一族都是他的子民,他讓恭讓王流放過著艱苦的生活感到於心不忍,還說在適當的時機應該要讓被流放的高麗王族回到故鄉好好生活。李成桂也讓恭讓王的弟弟王瑀繼續主持王氏家族的祭祀,在在展現了李成桂的自信。

不過,就在太祖三年爆發了一件改變韓國王姓歷史的事件。慶尚道東萊縣令金可行以及鹽場官朴仲質對於恭讓王及王氏的未來進行占卜,占卜的結果顯示恭讓王將會復位,王氏的高麗會再興。

占卜這種東西在現今社會多一笑置之,但在十四世紀時宗教對於人民的思想具有很大影響。這個占卜事件傳到中央,大大震憾了李成桂和朝鮮的臣僚。朝鮮的功臣們紛紛上諫不可放過王氏一族,李成桂也沒辦法再有這樣的自信寬待王姓之人。就在這年李成桂下詔命尹方慶將流配到江華島的王氏族人投海殺之,對於流放到巨濟島的王氏族人則是派人將他們聚集至海邊集體滅口。另下詔將流配到三陟的恭讓王和他的兒子王奭斬首,此後並對全國下達展開搜捕王氏族人將之悉數處決的詔命,開城王氏在這樣的迫害之中可說幾乎是被滅族的狀態。

在高麗被賜王姓的人,李成桂特准他們改回原姓以免死罪,因此這些被賜王姓者都紛紛改回原姓。另在朝鮮動員全國搜捕王氏一族的情形之下,僥幸逃過追捕的王氏族人為了躲避迫害,不得不放棄原有的王姓,也只能改姓以求保有一命。很多原為王姓者,都改為「全、玉、田」等姓,這些姓氏的漢字中都有個「王」字。但為了完全躲過追殺,許多王氏族人只能毀掉王氏的族譜,因此幾代之後,很多王氏子孫早以不知自己是王姓的後代。

朝鮮正祖時李肯翊所著的《燃藜室記述》裡面傳說,李成桂在迫害將王氏後代幾近滅族之後,有一天晚上作夢,夢見高麗太祖王建。王建厲聲責問李成桂,王建統一三韓於民族有大功,又穩定了混亂的局勢安定了社會,為何李成桂要如此迫害他的子孫,並說李成桂的報應也不遠了,要他好好地記住。

李成桂被嚇醒之後甚感驚懼,於是放過了王氏家譜上記載的一部分王氏族人,讓王氏能留下一點香火,並在殺害王氏族人的地方興建水陸寺,每年定期舉行水陸齋法會,超渡被朝鮮所殺害的王氏族人。

直到朝鮮後期十七世紀肅宗英祖時期,對於王姓的迫害終於已經成為過去,有少部分改為別姓但仍隱秘流傳王姓的族人改回王姓,但數量仍是相當少。韓國現今的王姓除了一部分高麗王姓外,另外則多是從中國移居而歸化的王姓。

同為王姓子孫,每次想到韓國的王姓歷史總是讓我不由得感到一陣沉沉的哀慽。曾經是那樣充滿榮耀的姓氏,現在卻是姓氏人口分布圓餅圖上連一條線都看不見的姓。想想世間萬物也正是如此吧,又何嘗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呢?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쑥대머리



今天是10月26日,在韓國近代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日子。102年前1909年的10月26日上午九點,起草明治憲法並曾是大日本帝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三顆子彈結束了性命。

日本在日俄戰爭戰勝俄國後,於1905年脅迫韓國簽署《乙巳保護條約》,大韓帝國的財政與外交事務完全交由日本處理,並設立韓國統監府負責監管韓國一切內政事務,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伊藤博文正是日本派駐監管韓國的第一任韓國統監,伊藤在任內持續深化日本對韓國的控制,解散韓國軍隊,逼迫試圖對抗日本的韓國皇帝高宗讓位給皇太子,即韓國第二代也是最後一代皇帝純宗。

在韓國軍隊被強迫解散由日軍全面駐劄後,一位名叫安重根的年輕人潛往俄國遠東邊疆區的首府海參崴,加入了當地的韓國青年會,結集抗日志士,投身義兵活動。1909年由於日本與俄國在滿洲利益分配問題,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邀請伊藤博文前往哈爾濱共同協商,安重根得知伊藤博文將前往哈爾濱,便準備了白朗寧手槍,偽扮成日本人前往哈爾濱。就在伊藤博文步出哈爾濱火車站後,安重根混在歡迎的人群之中,掏出手槍連開六槍,其中三槍擊中伊藤博文的後腦,半小時後伊藤博文便斷氣了。安重根立刻當場被逮捕,被關進了日本關東州的旅順監獄,在隔年的3月26日於旅順監獄中遭絞刑處決成仁。

在安重根暗殺伊藤博文後,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署《韓日併合條約》,大韓帝國正式併入大日本帝國,韓國皇室成為日本王族,韓國統監府與原韓國政府機關合併改為朝鮮總督府,韓國滅亡。

本次分享的影片是二年前KBS舉辦的「安重根義士義舉一百周年紀念音樂會」中的演出片段,是我最喜愛的名唱朴愛莉所演唱的「亂髮」。「亂髮」是傳統판소리曲目《春香歌》裡面獄中歌的其中一段,春香在拒絕使道卞學道的守廳要求之後,卞學道一怒之下便將春香關進大牢等候處決,春香在獄中便唱起了「亂髮」這首曲子,表明自己守貞永不變節的堅定心意。朴愛莉的演唱之中悲慽的絕望深深動人,在哀絕的歌聲之中卻又隱隱透露著不願屈服的堅決意志,搭配著後方螢幕中安重根義士的告大韓同胞書,不禁令人回想起一百年前在旅順監獄內安重根義士赴死的壯士義烈之情。

以這首美麗淒絕的歌曲與大家分享,並紀念102年前的改變東亞歷史的今天。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비단길



周末邊看paper給review comment,便打開iTunes邊聽著傳統音樂來幫助保持專注。

今天聽的是韓國伽倻琴大師黃炳冀老師的作品「絲路」,這是他在1977年時創作的伽倻琴曲,而後收錄在他的第二張專輯之中。據說創作這首曲子的靈感來自新羅時期的古墓之中所出土的閃耀著神秘光芒的波斯玻璃杯,玻璃杯從亞洲大陸西端的波斯,在千百年前沿著絲路來到亞洲極東之處的新羅,連接神秘異域的絲路便是此曲發想的樂思。這首曲子共分為四個樂章,並沒有完全按照傳統伽倻琴散調曲式的安排,從悲喜交織充滿幻想的旋律開始,中段快速的四拍節奏隨著漸次升高的音域帶動了樂曲的緊張感,正如行走在絲路上那未知何方的不確定感。後段則以高音弦的泛音與低音弦的和音,以高超的伽倻琴弄弦技巧創造出與傳統不同的異國情趣,在暴風般的低音區掃弦嘎然而止後,第一樂章的美妙旋律再現,全曲便在幻想般的旋律之中結束,留下餘音在聽者的耳邊迴盪。

黃炳冀老師是我非常喜愛的伽倻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大半生都投身於伽倻琴的世界之中,他原本是首爾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但畢業後卻毅然決定投身伽倻琴演奏與創作,終成為韓國首屈一指的伽倻琴大師。對韓國傳統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別忘了細細聆聽黃炳冀老師的作品喔。